一2016年1月20日在西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预备会议上
西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王兴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议案、建议、批评和意见(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办理情况,请予审议。
一、议案、建议办理情况
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提出议案6件、建议103件,共计109件,涉及财政方面?33件、城市建设方面16件、水利方面14件、交通、教育方面各9件,人社、公安等方面也相对较多,其他还有卫生、农业、环保等方面。今年代表所提议案建议较去年多18件,这充分说明了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高度关注。大会闭会后,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组织专人对代表议案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和分类,并召开了县政府系统人大代表议案建议交办会,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将109件代表议案建议交给30个县直部门、3个街道办事处负责办理答复。止去年8月底,所有代表议案建议全部办理完毕,并分别答复人大代表,办复率和代表满意率均达100%。具体办理情况如下:
(一)代表所提议案建议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有77件(其中:议案6件、建议71件),占承办总数的68.9%,较去年提高16个百分点,这充分体现了县政府及承办单位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宋劲松等代表提出“针对土地流转问题,制定有利于农村发展的优惠政策”的议案,对此议案,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领导小组和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各乡镇设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各村设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点,完善了服务体系,全县土地流转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止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42.14万亩。主要采取以下四项措施:一是加大培训力度。利用阳光工程及省、市、县举办的培训班,做好对新型经营主体管理者的培训指导,同时也要求经营主体内部成员自觉学习有关的政策法律,提高自身素质,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健康发展。二是落实各种优惠政策。贯彻落实国家对新型经营主体的税收支持政策,如:合作社内部成员的农产品免收增值税,合作社向本社成员销售的农膜、种子、化肥、农药免收增值税等。农村专业合作社可获得国家金融和产业政策的支持。三是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支持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规范有序流转土地,对专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支持力度,认真落实财政部和农业部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的政策。四是加大对经营主体发展的督导力度。积极与经营主体对接,定期开展督导,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发展规划,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张海云等十位代表提出的关于“农村教育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农村体音美等专业教师严重缺乏问题。农村学校体音美等专业教师缺乏,无法正常上课,是全国普遍存在的现象。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要求开足开齐课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解决农村体音美等专业教师不足的问题,自2014年以来,我县在招聘教师方案中和特岗教师招聘方面加大了体音美教师的招聘数量,已达77人,全部扩充到乡镇中小学教师队伍中,基本解决了我县体音美教师缺乏的问题。二是关于农村部分小学办学条件差的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2000万元以上。由于全县学校基数大,部分学校办学条件较差的现象仍然存在。为了改善农村部分学校办学条件差的现象,从2015年起,我县将启动“全面改造薄弱学校计划”,到2018年底,全面完成改造薄弱学校计划。三是关于农村幼儿园设置问题。县教体局出台了《西平县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合理确定了2014-2016年三年发展目标,结合我县实际,进行认真规划,利用闲置校舍和公办小学(或教学点)富余校舍改建和增设部分幼儿园,同时加强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到2016年,全县各乡镇都要建成一所标准化的中心幼儿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四是关于幼儿园校车的管理问题。县政府出台了《西平县校车服务方案》,对确需使用校车的学校、幼儿园,在申请材料齐全、合格,并取得校车使用许可后核发校车标牌。过度期内,允许使用取得校车标牌的非专用校车接送学生,2016年3月之前,所有车辆将全部更换为符合国家标准的专用校车。目前,全县共有106辆专用校车取得校车标牌,20辆已递交申请,正在按程序办理校车标牌。对于未取得校车标牌的非法车辆,坚决禁止使用。
其他如:部分代表提出的“建立高标准粮田管护体系”、“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乡村财政财务支持力度”、“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治理”、“完善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也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
(二)代表所提建议正在解决或已列入计划逐步解决的有24件,占承办总数的23.3%。如:姬连成等11位代表提出的“加大老王坡滞洪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建议。近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逐步加大。我县根据实际情况,编制了《西平县2010-2020年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把滞洪区农田治理规划纳入其中,并千方百计通过多种渠道争取项目资金,2014年,向上级水利部门争取抗旱水源工程项目资金50万元,其中20万元用于老王坡滞洪区打井,新打40米深水井45眼,缓解了老王坡滞洪区缺少机井的现状。下一步,我县将利用申报“十三五”规划的机会,争取把老王坡滞洪区农田抗旱水源井项目纳入计划,并向淮委争取对滞洪区的扶持,尽快改善老王坡滞洪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
其他如:部分代表提出的“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加强对洪溪坡的治理”、“撤乡建镇工作”、“加快城市断头路打通工程”、“继续改善部分敬老院居住条件”等建议,有的正在解决,有的已列入计划逐步进行解决。
(三)代表所提建议因目前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时不能解决的有8件,占承办总数的7.8%。对代表们提出的因受政策、资金或其他因素制约,现阶段不能解决的,县政府督促责任单位已向代表做好解释说明,并争取代表的理解。如:任留根等十位代表提出的“建立人口信息互通平台,实现计生、公安、社保等部门人口信息共享”建议。有关承办单位对人口信息尚不能互通的原因进行了解释说明:一是因公安户籍系统及公安网络具有独特性,不允许与外部网络连接;二是各部门在信息建设、后台管理、软件应用等方面存在不同;三是建立人口信息互通平台,需要做大量的信息整理工作,不是一个部门单独完成的,更需要上级顶层设计才能完成。
其他如:部分代表提出的“提议县委、县政府将粮食行政执法大队纳入县财政预算管理”,“提高新招聘入编教师工资待遇问题”、“恢复西部山区自流灌溉水渠问题”等建议,暂时不能解决,有关承办单位已经向代表们解释了具体原因,并取得代表的理解。
在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民生工程,历来是县政府关注的重点,对代表提出的有关民生工程的建议,县政府一定会想方设法去解决。对于当前尚不能解决的问题,县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除积极向上级申报资金和项目外,将根据我县实际情况,优先予以安排,逐步加以解决。同时,县政府每年都向社会承诺落实十件惠民实事,2015县政府承诺的十件惠民实事,目前,全面完成解决2.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改建3所敬老院,完成4个乡镇卫生院改扩建任务,第四中学、第八中学、集聚区小学2015年秋期已开始招生,县、乡公路完成任务80%,通村公路完成3.5公里,开工建设120急救中心项目,城市公交即将投入运营,4所公厕、垃圾中转站建设、小洪河、引洪河城区段综合治理、花马刘新型社区建设都在加紧推进。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高度重视,身体力行,有力促进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的落实。针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县长申保卫明确指出,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是政府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多次要求各责任单位要切实做好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县政府督查室要加强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督导检查。人大会议期间,县长、各位副县长及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分别到各代表讨论组征求代表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大会闭会后,县政府班子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各位副县长对涉及自己分管工作的议案建议亲自安排,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的议案建议亲自批示、亲自督办,对分管部门在办理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积极协调解决。县政府办公室把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深入研究办理方案,分解办理任务,下发了《西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通知》(西政办〔2015〕22号),对议案建议办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各承办单位也把做好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作为一项严肃而重要的政治任务,列入单位中心工作日程,努力把办理工作抓紧、抓好、抓实,确保了办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办理程序,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满意率。办理人大代表议案时,一是坚持实行一审、二审、直送和备案制。即由承办单位承办负责人一审,单位主要负责人二审,签发后,承办单位直接向提出建议的代表回复并征求意见,然后,送县政府督查室和县人大代表联络科备案。二是坚持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办公室协调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分级负责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三是坚持做到“三个到位”。即对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全力落实到位;对应该解决、因条件限制,暂时不能解决的,创造条件解决到位;对因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其他条件限制不能解决的,做到解释到位。四是在办理工作中分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尽最大努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五是加强与代表的沟通,切实做到办前走访人大代表,弄清意图;办中认真调查研究,解决问题;办后及时回函、回访人大代表,征求意见。
(三)加大督办力度,提高工作质量,确保办理工作及时高效。为解决议案和建议办理中“重答复、轻落实”现象,县政府把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纳入政府督查工作进行考核,为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保证。一是领导督办。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重点议案建议,县政府领导亲自出面协调解决,亲自督办。各承办单位也高度重视督促检查工作,采取领导督办、重点催办、专人承办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办理时效和质量。二是跟踪督办。对重点议案建议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实行跟踪督办、重点协调,与代表直接沟通,及时掌握各承办单位的工作进展情况。县政府督查室不定期对各承办单位的办理情况进行通报,对办理进度快、质量好的单位提出表扬,对办理差或无故延误期限的单位通报批评,并在年终目标考核中扣减相应的分值。三是严格复查。针对个别单位对办理工作不够重视、办理质量不高、存在敷衍应付的问题,县政府督查室对已经办理完毕的议案建议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对在复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整改;各承办单位对办理工作分别开展了“回头看”。通过复查,办理工作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也推动了办理工作顺利进行。
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在县人大常委会、县人大代表的监督、关心和支持下,在县政府各承办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部分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当前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个办理工作与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一是少数议案建议因受政府财力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一时无法解决,需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落实;二是一些承办单位仍存在重答复、轻落实的现象,对答复的承诺跟踪落实不够到位;三是个别承办单位在办理时没有认真征求代表的意见和建议,有的甚至没有征求意见;四是极少数承办单位没有按程序办理,回函不够规范,答复过于简单、笼统,缺乏说服力。
针对办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县政府将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认识,健全办理机制,完善办理制度,努力提高办理工作质量和效率。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办理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狠抓议案建议答复后的落实工作。二是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时限,依法办理,努力提高办理工作质量。三是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进一步提高办理工作实效。四是加强办理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经办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为议案建议办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