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西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县人民政府:
2016年4月26日,西平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常守臣所作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会议采取电子表决的方式,通过了这个报告。
会议认为,近年来,我县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有所提升,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粮食产量屡创新高,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农村土地实现了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精准扶贫工作大力推进。
会议指出,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高标准良田规模小,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土地流转难度较大,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影响发挥服务作用;农村人居环境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精准扶贫任务艰巨等。
为了更好的促进工作开展,保障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以下审议意见:
一、推进高标准良田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利时期,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小型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迅速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加快高标准良田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大力发展中小型农机合作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为农业生产增产、提效打下基础。
二、搭建县级土地流转平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县级土地流转平台建设步伐,推动全县流转信息联网,并完善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及时收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将经审定后的转出方和受让方供求土地的坐落、类型、面积、流转的方式、期限、意向价格、交通状况等资料输入流转平台,并在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电子显示屏上发布,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和成功率。
三、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加大财政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龙头作用,加快建立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大力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通过示范、培训和服务,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产地检疫,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四、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持续推进“四项重点工作”。要强化城乡统筹,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做好村庄美化、巷道铺设、卫生整治、安全饮水等项工作,不断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打造天蓝、水碧、地绿、山青的生态宜居环境。
二是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推广先进施用化肥和农药技术,减少用量;加强对企业治理污染的监管力度,鼓励畜禽养殖企业建设粪便综合利用处理系统;采用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等办法,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浪费,防治污染。
五、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推进实施精准扶贫。
认真落实农业法关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规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逐步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保障农村五保户、贫困残疾农民、贫困老年农民和其他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的基本生活。也要按照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六精准”要求,找准致贫原因,使用资金扶贫、物质扶贫、技术扶贫、教育扶贫、项目扶贫、移民扶贫、组织扶贫等多种形式,彻底解决贫困的根本问题。
对以上审议意见,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处理,并将落实情况在7月31前向县人大常委会书面汇报。
西平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6年4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