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监督工作 >执法检查 > > 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执法检查

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作者:西平人大 日期:2016-07-13

 
——2016年4月29日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    常守臣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16年度工作安排,常委会执法检查组于今年4月中下旬,对我县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情况进行了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粮食生产、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耕地保护和农业扶贫开发等。检查组实地察看了欧兰德农业休闲采摘园区、重渠乡供港蔬菜生产基地、金凤牧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县小麦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推广基地,并听取了县农业、农办、水利、畜牧、林业、农机等部门的情况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发展现代农业情况。
  一是农业集约化生产经营水平有所提升。我县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在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土地流转日益活跃,止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含托管及代耕代种)42.14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103.49万亩的40.72%,比去年流转总面积(40.79万亩)增加1.35万亩,增加3.3%。全县合作社发展到1838家,比去年增加171家,增长9.3%;家庭农场297家,比去年增加85家,增长28.62%。经农业部门认定的合作社示范社45家,正在申报的省级示范社2家。
  二是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我县加强与省市业务单位、农业科研院所的沟通协调,主持或参与开展了大量新品种的选育、示范以及种养植(殖)技术推广工作。在二郎、宋集、盆尧、师灵等4个乡镇,落实小麦高产示范片5个,面积5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22.4公斤,其中“周麦27”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达到769.4公斤。在二郎、盆尧、宋集、师灵4个乡镇,落实玉米高产示范片6个,面积6万亩,平均亩产达到687.5公斤,其中“豫单606”平均亩产达到806.8公斤。通过示范,每年都有大量新品种、新技术得到推广。同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逐步完善,基本上实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
  (二)粮食生产情况。
  一是粮食产量屡创新高。近几年,我县粮食种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逐年提高。2015年我县小麦种植面积102.19万亩,平均亩产505.9公斤,较上年增加22.8公斤,增长4.71%,总产516908吨,较上年增加23973吨,增长4.86%;秋季粮食作物种植面积106.3万亩,总产63928.11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29.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04.4万亩,亩均单产608.13公斤,比上年增长26.4%。单产和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了粮食生产“十二连增”。
  二是高标准粮田建设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前,全县已投入资金2.14多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17.81万亩,已超额完成全年规划任务。2015年高标准粮田项目区小麦平均单产622.4公斤,玉米平均单产687.5公斤,粮食年生产能力达到1310公斤,全部实现超吨粮目标,逐步迈上吨半粮台阶,有力保障了我县粮食生产安全,推动了高效农业快速发展。
  (三)农业投入与支持保护情况。
  多年来,我县认真落实农业法的规定,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为农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2015年,通过将农业“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全县以家庭联产承包地面积为基础,实行排除法,据实核减改变耕地性质的面积,经申报、核实、公示、汇总,共上报耕地面积1007700.485亩,按每亩115.89元,我县拨付补贴资金共116782409.21元,为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起到了保障作用。
  (四)耕地保护情况。
  我县认真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努力提高土地的集约化节约化利用水平,扎实做好耕地质量提升工作,农村土地实现了高效利用、有效保护。
  一是建设耕地地力长期定位监测点。夏秋两次取土化验,监测土壤肥力变化等。
  二是积极开展耕地地力评价。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量算各等级耕地面积,编制耕地地力分布图,提出耕地资源利用管理措施和建议。
  三是开展化肥零增长技术研究。和省农业厅、省农科院、河南农大等单位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以技术创新实现肥料零增长,减轻肥料污染。
  四是修复退化土壤。在土壤退化严重的二郎乡小王庄村开展酸化改良研究,通过深耕改土,施用生石灰、土壤调理剂、有机肥、碱性肥料等改良措施,使试验区小麦由治理前的50-150kg/亩,上升到改良后的500-600kg/亩。
  五是规范补充耕地占补平衡验收工作。成立了耕地质量验收组,对全县补充耕地质量进行科学验收,同时规范耕地验收评价报告,使补充耕地占补平衡验收工作更加规范有序。
  (五)农业扶贫开发情况。
  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完成了11个村的整村推进任务,实现了6020人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10元,同比增长9.8%。
    二、存在问题
  (一)高标准良田规模小,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
  除二郎等部分乡镇高标准良田覆盖面较大外,大多数乡镇农田的道路、水利等设施不完备,特别是西部山区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大棚等设施农业总量不大,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劳动生产率不高。此外,抗旱水源井不足,农田电网落后,防灾减灾设备设施不完善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二)土地流转难度较大,阻碍了现代农业发展。
  不少农户恋土观念强,对土地依赖大,致使租地难、成本高,加上流转土地是农户的一种自愿行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进程。目前广为存在的小规模生产、分散经营方式严重阻碍着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使得大型农业机械难以发挥作用,土地整治难以实现规模推进,农业新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
  (三)农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影响发挥服务作用。
  一是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县乡两级农技队伍力量不足、年龄老化、知识退化,特别是乡镇一级服务功能弱化,无法真正发挥为农服务作用,加之农民主动接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大多依赖传统经验和习惯,致使农技推广工作效果不理想。
  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健全。县农产品质检中心人员编制不足,影响了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四)农村人居环境较差,需要进一步加强。
  虽然我县大力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农村道路综合整治、美丽乡镇建设等“四项重点工作”,使农村人居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因历史原因,除个别重点扶持村外,大部分村庄仍然缺少下水道、垃圾场等必要设施,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与城镇差距比较大,多数地方还存在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畜禽养殖场废弃物随意排放、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等问题,加之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造成土壤和水源等污染,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形势依旧严峻。
  (五)农民持续增收困难,精准扶贫任务艰巨。
  近几年,城乡居民收入尽管相对差距在缩小,但绝对差距在扩大。普通农户种粮收益有限,外出务工工资增幅减缓,收入增长困难。农村社保体系不完善,财政资金和民间资金投入不足,低保、医保、养老等标准不高,因病、因残致贫或返贫时有发生。
  三、几点建议
  (一)推进高标准良田建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
  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有利时期,积极向上级争取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小型农田水利、农村安全饮水等项目,迅速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加快高标准良田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基础设施整体建设水平。大力发展中小型农机合作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为农业生产增产、提效打下基础。
  (二)搭建县级土地流转平台,加快农村土地流转。
  加快推进县级土地流转平台建设步伐,推动全县流转信息联网,并完善土地流转信息收集发布制度,及时收集农村土地流转信息,将经审定后的转出方和受让方供求土地的坐落、类型、面积、流转的方式、期限、意向价格、交通状况等资料输入流转平台,并在土地流转信息平台电子显示屏上发布,提高土地流转效率和成功率。
  (三)构建新型农业服务体系,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要加大财政投入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充分发挥业务部门的龙头作用,加快建立农技推广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大力开展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有效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通过示范、培训和服务,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三品”认证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进一步深化和完善产地检疫,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筑牢农产品质量安全防线。
  (四)加大农村环境整治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一是持续推进“四项重点工作”。要强化城乡统筹,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做好村庄美化、巷道铺设、卫生整治、安全饮水等项工作,不断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打造天蓝、水碧、地绿、山青的生态宜居环境。
  二是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推广先进施用化肥和农药技术,减少用量;加强对企业治理污染的监管力度,鼓励畜禽养殖企业建设粪便综合利用处理系统;采用生活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等办法,促进废弃物综合利用,减少浪费,防治污染。 
  (五)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推进实施精准扶贫。
  认真落实农业法关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规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要逐步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保障农村五保户、贫困残疾农民、贫困老年农民和其他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民的基本生活。也要按照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脱贫成效等“六精准”要求,找准致贫原因,使用资金扶贫、物质扶贫、技术扶贫、教育扶贫、项目扶贫、移民扶贫、组织扶贫等多种形式,彻底解决贫困的根本问题。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更多热点图集

“宪”在行动 与“法”同行—— 权寨...[详情]

【要闻】赵乐际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详情]

【要闻】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