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30日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
西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黄广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报告我县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西平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坚持“稳增长、保态势”工作总基调,采取有效措施,全县经济实现了整体平稳运行。
(一)经济运行平稳。预计上半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82.3亿元,增速7.6%左右,第一产业完成2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完成28.9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完成30.1亿元,增长11%。夏粮总产量预计完成48.9万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3.8亿元左右,为年预算的50.6%,同比下降11.9%,其中税收收入2.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67.1%,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二)城乡统筹步伐加快。规划体系日益完善。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工程,加大规划编制力度,规划编制质量明显提高。编制完成了产业集聚区规划、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特色商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道路建设规划和专项规划;供水、交通、环卫、照明等8个专项规划正在编制;完成了16个乡镇、192个行政村规划。城区交通路网日趋完善。加大投资改造升级城区道路,解放路、建设路、西平大道、柏城大道、柏国大道等主干道路平坦宽阔,南环路、柏苑大道横亘城区南北,东环路、107国道城区段、西漯快速通道等道路采取PPP模式已经启动,形成了城周环形围绕、城内互联互通、城外四通八达的路网体系。城市品位明显提高。实施“五化工程”,建成了洪河公园、仙女河公园等游园,完善夜间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公厕等公共设施,县城生活环境更加宜居舒心。“两河”生态工程全面启动,西平生态园扎实推进,嫘祖文化苑加快建设,开启了西平城市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篇章。城镇规模持续扩大。新城区建设步伐加快,国际商贸城一期建成使用,建业城市综合体、花马刘社区等项目扎实推进,城区框架进一步拉大,县城建成区面积3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近30万。吕店乡撤乡设嫘祖镇。乡村环境大为改观。聚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镇建设,新建乡镇游园20 个,公厕26座,小型污水处理厂4座,垃圾处理厂 9 座,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呈现出天蓝、地绿、水美、路畅、林茂的美丽风光。
(三)投资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8亿元,增速在8%左右。房地产完成投资4.45亿元,同比增长6.4%;施工面积21.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5%,其中新开工面积17.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1%;竣工面积20.5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3%。商品房销售面积12.3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6.49%;销售额3.58亿元,同比增长45.77%。“项目建设推进年活动”成效显著,年初在国家项目库储备了一批卫生、广电、民政、教育体育、交通、农业等领域项目。争取国省补助资金10053.5万元,带动项目建设投资16809.7万元,同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政府贴息、税收优惠、申请国家专项债券资金等方式,拉动社会投资,促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四)工业经济止滑企稳。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4.9亿元,增长8.9%左右。工业企业生产保持了稳步发展态势,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机械电子制造、服装加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年产值近百亿元,机械制造业年产值30亿元,纺织服装业发展后劲十足,主导产业集聚集群效应日益凸显。投资15亿元的西平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项目正在建设;投资1.1亿元的宏盛农牧设备有限公司年产20万组自动化养鸡设备项目,钢构架厂房已完工;投资1.5亿元的汇鑫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经编纺织品项目准备开工建设;产业集聚区在建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25个,总投资73.5亿元,其中2016年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总投资24.6亿元。上半年建成项目6个,在建项目8个,光电产业园内新入驻企业达到12家。
(五)社会消费需求趋旺。全面落实消费刺激政策,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截止6月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6亿元,增速在13.5%左右,高于全市0.9个百分点,位居全市第1。
(六)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规划工作顺利开展。2016年度计划改造学校53所,现已到位资金1407万元,嫘祖公园小学征地工作已落实到位,资金正在筹集。目前全县小学适龄儿童毛入学率达到102%,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3.1%以上,小学无辍学现象,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5%以内。就业创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稳步推进。上半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249人,占目标任务的9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9万人。全县参保人数达到51.87万人,征缴养老保险金3603万元,发放养老金6277万元,发放社保卡38.7万张。人口与计划生育、双拥、统计、物价、保密、档案、老龄、妇女儿童等社会事业同步发展。
主任、副主任、各位常委,上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倍加珍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能回避的矛盾和问题:如投资结构仍需改善、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需增强、经济企稳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夯实等等,我们将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二、关于下半年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判断
下半年,全县面临的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保持平稳发展的压力较大,一是全球金融危机影响还未消除,二是房地产业全面复苏还有待时日,三是重大项目的引进还面临较大压力,四是土地市场不够活跃,对固定资产投资影响较大。虽然面临这些困难,但仍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一是宏观经济形势企稳向好,二是区域比较优势仍然存在,三是产业集聚区、城西新区等重点区域具备加快推进的条件和基础,将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总的来看,在当前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预计全县经济将总体上保持平稳运行的态势。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
在下半年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巩固经济企稳向好的发展基础,充分挖掘积极因素,提高科学发展能力,着力在加大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服务业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全方位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服务经济为主,全力以赴抓好项目建设。一是加大投资规模。继续围绕城乡一体化规划,以城乡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大政府性投资。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示范带动效应,采取多种形式提升社会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不断扩大投资规模,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二是加快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重点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大推进实施力度,争取引进一批符合主导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三是优化投资环境。下大力气抓好政策环境、服务环境、治安环境和市场环境建设,以环境建设促资金引进,引导资金投向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良性循环。四是加大项目储备力度。及时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包装和方案设计,认真做好储备项目库的建立和管理工作,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载体保障。
(二)加快调整,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当前城市化进程、工业化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加快的有利时机,增强城市功能,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一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发展生产性现代服务业,有序发展软件服务外包业,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规范发展中介服务业,重点发展高端会务、咨询策划、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依托“互联网+”新技术,利用阿里巴巴·驻马店产业带平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引导金融企业创新金融产品,增加信贷投放。二是加快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特色商业区内红星美凯龙商业街区、鹏祥商业中心、国际商贸城二期等项目建设,力争早建成、出形象、成规模。加快物流园区建设步伐,推动物流业与主导产业联动发展。三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围绕服装、机械电子制造等主导产业,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推进智尚工园项目建设,力争入驻服装企业100家,以“三园”建设为重点(河南国际畜牧机械产业园、西平畜牧机械产业园、光电产业园),力争使畜禽养殖设备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光电信息产业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同时,继续抓好传统的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业。四是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坚持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重点,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全力打造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企业群体。鼓励企业加大对重点工艺、重点环节核心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与科研院校进行产学研联合,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换。
(三)狠抓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通过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争取引进一批符合主导产业的大项目、好项目,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力争全年引进超10亿元项目1个,开工建设亿元以上项目15个;加快推进河南国际畜牧机械产业园、西平畜牧机械产业园、光电产业园、嫘祖服装新城等园区建设,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尽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加大城市建设投入力度,强化城市发展支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促进城市建设与管理水平提升,力争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达到15亿元以上。大力推广运用PPP模式,完成107国道西平段升级改造工程、金凤大道下穿铁路桥涵、东环路建设,形成城市外环路网;加快推进柏亭大道、柏苑大道、西漯公路、凤鸣路等道路建设;加紧实施解放路北段、未来大道、健康路打通及片区改造,柏国大道上跨铁路立交桥、柏苑大道下穿铁路桥涵项目。加快推进“两河”生态工程、西平生态园、城区现有坑湖治理等项目建设。
(五)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推进小王庄新农村建设引导点、西班牙印象棚户区改造等项目进程。二是加快产业集聚区9条道路路网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三是加快环境优化。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继续深化垃圾集中清运处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全县垃圾、污水处理能力。
(六)注重民生改善,构建和谐西平。一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继续实施义务教育阶段为农民子女免除“一费制”、低保家庭学生享受“两免一补”等政策。二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适龄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完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突出抓好低收入人群的生活、医疗保障和社会援助。三是发展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继续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高全民健身质量。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水平。深化全民读书活动,提升民众素质修养。继续抓好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全面推动消防、双拥、兵役、人防、物价、档案、外事、保密、统计和地方志编撰等工作顺利开展。
主任、副主任、各位常委,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我们也要准确把握和认真应对,做到趋利避害。下半年,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动员全县上下,以锐意进取的拼搏精神,以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作风,解放思想,创新实干,确保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任务,奋力实现新起点上富民强县的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