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8月30日在西平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上
县财政局局长 李 婕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县2015年县本级财政决算草案和201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15年财政决算情况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各级各部门坚决贯彻县委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县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有关决议,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县经济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在此基础上,财政改革发展工作取得新进展,决算情况总体较好。
(一)全县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5年,县乡人大批准的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69335万元,实际完成69355万元,为预算的100 %,同比增加8427万元,增长13.8%。县乡人大批准的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合计169566万元,加上执行中上级新增转移支付、债券转贷等安排支出,减去上解支出等,调整后支出预算为321443万元,实际完成321010 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9 %,比上年增加33194万元,增长11.5%。
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878万元(全部为县本级收入),完成年初县人大批准收入预算的 18.3 %,减收23820万元(由于土地交易市场不景气,当年土地出让金收入减收21096万元,同时上级补助的项目资金减支3009万元所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13334万元,下降66.9%,减支26986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减少,相应的支出安排减少所致)
(二)县本级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1、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决算情况
2015年,县十四届人大会四次会议批准的县本级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41597万元,实际完成38792万元,为预算的93.3%,增长10%。县人大批准的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864万元,加上执行中上级新增转移支付、债券转贷等安排支出,减去上解支出、补助乡镇支出等,调整后支出预算为283026万元,实际完成28259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9.8%,增长9.8%。收支相抵,年终结余373万元。
2、县本级政府性基金决算情况
2015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0878万元;县本级基金预算支出9635万元,下降69.8%。
3、社会保险基金决算情况
2015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77912万元,支出68549万元,收支结余9363万元,滚存结余 44681万元。
需要明确的是,2015年全县及县本级财政决算草案数据均为财政总决算上报数据。
(三)重点报告的相关情况
1、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使用情况
2015年,上级分配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 8556 万元,其中新增一般债券3940万元、置换债券4616万元(置换一般债券2334万元、置换专项债券2282万元)。按照上级债券使用要求应优先偿还2012年市政改造工程挂账款,剩余资金重点用于基础设施等重大公益性项目。具体安排情况:偿还2012年城市道路改造4616万元、其余资金3940万元用于迎宾大道拓宽、绿化及凤鸣路(洪河桥-未来大道)人行道升级改造、2013年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2、上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及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情况
2015年,上级安排我县有具体项目的专项转移支付88689万元,同比减少528万元,下降0.6%。具体使用情况: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1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77万元,教育支出4897万元,科技支出349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959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498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355万元,节能环保支出410万元,农林水支出3343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5153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00万元,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89万元,金融支出12万元,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7363万元,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78万元。
2015年,上级对我县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64943万元,同比增加18414万元,增长39.5%。其中列入县本级54272万元,补助乡级10671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工资和津贴补贴发放、农业、教育、科技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点支出。
3、县本级预备费使用情况
县本级安排预备费2000万元,主要用于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开支和其他难以预见的特殊开支项目。
(四)财政预算执行效果及特点
1、财政收入实现提质增量。2015年,财政收入总量跃上新台阶,全县地方财政收入达到8.02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9亿元。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79%。大力扶持企业发展,积极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全年争取上级扶持企业资金1839万元。加大担保融资平台建设,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2.2亿元,逐步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2、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全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实现250388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8%。重点支出保障情况:全县教育支出56581万元,增长1.2%。其中县本级教育支出56565万元,增长1.2%;全县科学技术支出2599万元,增长0.7%。其中县本级科学技术支出2599万元,增长9.2%;全县农林水支出46685万元,下降6.3%。其中县本级农林水支出45075万元,下降7.6%;全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7928万元,增长32.2%。其中县本级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769万元,增长33%;全县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8412万元,增长5.4%。其中县本级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46654万元,增长5.6%。
3、财税改革深入扎实推进。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规范银行账户管理,制定规范的部门预算办法及定额,推行预决算公开和“三公经费”公开;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实现县级预算单位和乡镇全覆盖,2015年国库集中支付预算资金142961万元;加快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公务卡在我县实现全覆盖,公务卡使用效率得以提高;进一步深化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制度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成政府采购金额87281万元,节约资金19762万元,综合节支率19%;完成投资评审总额17.65亿元,审减率达到26.06%。;推广运用PPP模式,初步建立了PPP模式政策框架和制度体系;积极清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全面清理核实政府存量债务,初步建立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和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积极推进公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等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不断强化财政监督,开展民生资金和重点支出专项检查活动,保证了财政资金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对县本级2015年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县审计局认真进行了审计,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我们已按相关要求认真组织整改落实,有的问题已在审计过程中整改,有的问题正在研究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的具体措施。
二、2016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上半年,全县财政经济运行平稳,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收入规模在全市排第3位,收入增长好于预期,重点及民生支出保障较好。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44995万元,为年预算的59.3%,同比增长11.8%,增收4751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891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67.8%,同比增长15.3%,增收3831万元,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4.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3536万元,为年预算的51.1%,增长21%。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46.8%,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15377万元,为年预算的96.5%,增长10.7%。
2、政府基金预算收入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8385万元(全部是县本级收入),为年预算的76.9%,同比增长853.6%。增收16457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金收入增收15640万元。
(二)财政支出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32231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4.7%,较上年同期增长40.5%,增支66995万元。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084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0%,同比增长40.9%。
重点支出情况:科技支出1940 万元,增长34.4 %;教育支出34853 万元,增长10.9%;农林水事务支出21008 万元,增长6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251万元,增长1.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4951 万元,下降11.2%;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42 万元,增长38.9%;节能环保支出1039 万元,下降14.7%;交通运输支出6685 万元,增长140%;住房保障支出3283 万元,增长47.6%。
2、政府基金预算支出
全县政府基金预算支出13517万元(全部为县本级支出),为年预算的54.7%,同比增长160.3%,增支8325万元。主要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安排支出增支8399万元。
(三)上半年财政重点工作
上半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支较去年同期均有所增长,基本保证了人员工资、社会保障和重点项目建设等重点支出,有力地保障了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全县财政预算较好,各项重点财政工作成效显著。
1、服务发展,夯实财政增收基础。紧紧抓住收入任务不放松,进一步加强财税部门的协作,明确目标责任、强化形势研判,确保收入稳增长。一是全面实行税收“营改增”,在政策性因素对财政收入形势产生重大影响情况下,克服减收的不利影响,通过挖掘增收潜力或其他税收弥补,保证了收入时序进度,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二是加强财政运行分析,加大对重点行业税源监控分析,及时分解收入任务,落实征管责任,保证了财政收入的均衡入库和快速增长。三是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财税环境。全面应用非税收入征管系统,落实上级取消、停征、缓征和降低收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和社会负担;及时向相关企业发放《涉企财税政策汇编》一书,积极帮助企业向上申报项目,支持企业发展,如已向上级财政争取先进制造业专项引导资金270万元,争取高成长服务业专项引导资金400万元;解决企业融资难题,上半年财政投资担保平台为我县17家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贷款1.4亿元。四是推广运用PPP模式,积极创新投资模式,今年1-6月我县累计融资2.3亿元。采用PPP模式启动和实施107国道扩宽工程、西漯快速通道、东环路、北关桥至生态园等四条道路建设,总投资超10亿元。
2、突出重点,保障民计民生需求。在财政收入中低速增长总体形势下,积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全力加快财政支出进度,优化支出结构。在保障人员经费、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乡镇工作补贴、公车改革补贴和机构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加大重点支出。1-6月份,全县用于教育、农林水、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民生支出125157万元,同比增长9.1%,为调整预算的100%,占同期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53.9%;全县八项非营利性公共服务支出累计完成19035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1.3%。
3、务实创新,助推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年终结余管理、预算信息公开、预算绩效管理等各项改革;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县乡实现国库集中支付金额9.2亿元。加强公务支出管理,办理公务卡5339张,报销还款1800万元;完成政府采购3.53亿元,节约资金7754万元,节支率18%;完成财政投资评审总额6.52亿,审减率达17.26%;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及会议费支出,确保只减不增;继续稳步推进公车改革,参改车辆404辆,封存车辆153辆,已拍卖车辆89辆。目前72家参改党政机关、乡镇和参公事业单位车补已审核完毕。
4、监管并重,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加强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绩效管理,实施资金使用过程监控,将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重点监控范围;加强对会计人员的服务和管理,业务培训、会计人员1000人次。清理、规范和加强财政专户管理,除财政部核准保留或暂时保留专户外,共撤销财政专户10个,财政专户统一归口国库部门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目前单位自查率100%,专项审计工作开展面达到90%以上。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建设,有效防控廉政风险。
上半年全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为全年预算任务的完成奠定了较好基础。但也应看到,受政策性因素和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下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预计将回落,完成全年收入预算压力较大。支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方面增支压力很大,财政收支矛盾依然比较突出,财政保障任务艰巨。
(四)下半年工作重点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下半年,我们将按照县委决策部署和本次会议要求,自觉接受县人大的监督,扎实做好各项财政工作,确保完成县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全年财政任务。同时,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贯彻实施预算法,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防范财政潜在风险。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收入预算管理。加强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全年任务全面完成。强力推进综合治税,建立政府领导、财税牵头、信息共享、齐抓共管的财税综合治理体系,通过统一的涉税信息共享系统,完善税收征管,提升税收征收效率和财税管理水平。依托非税征管新系统,充分发挥财政票据源头控管和非税稽查以查促收、以查促管职能,促进非税收入尽收应收。坚持涵养税源,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支持力度,支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拉动税收增长。
2、强化支出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执行人大批准的预算,对新增政府债券安排情况和新增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安排情况,编制预算调整方案报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执行。督促部门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切实加快项目支出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及时性、均衡性和有效性。优化支出结构,优先保障民生支出和重点项目,确保八项支出快速增长。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健全厉行节约长效机制。不断完善政府采购和投资评审制度和运行监管机制,进一步有效节约财政资金。
3、深入推进财税改革。组织财政和税务部门认真做好全面实施营改增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资源税改革、完善消费税制度等相关改革工作,提前测算分析、科学制订方案,确保各项改革顺利实施。继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建立规范的政府举债融资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并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的机制。建立健全嵌入预算执行流程、覆盖财政资金运行全过程的监管机制,确保各项财税政策有效落实和财政资金安全运行。继续加大融资,在公共领域推广PPP等模式,带动社会资本投入重点项目,切实缓解财政支出压力。
4、规范财政监督管理。持续优化财政监管职能,加强教育、扶贫、低保、优抚、社保等专项资金的监督力度,确保专项资金运行安全。认真开展涉农惠农资金专项检查,突出问题导向,确保各项惠农政策严格落实到位。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和专项检查工作,建立并完善财务人员管理机制,加强从业资格审查与业务培训,切实提高会计人才业务水平。继续推进国有资产清查清理工作,强化政府资产的使用、处置、收益收缴全过程监管,盘活存量资产。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扎实推进财政干部队伍和作风建设。
5、自觉主动接受监督。近年来,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财政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常委会议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服从和服务于全县工作大局,努力推动财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始终遵循“监督就是关心、监督就是支持”的指导思想,把主动接受人大监督、积极争取人大及其常委会支持作为财政工作的重要内容,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积极配合人大执法监督检查,确保人大监督落到实处。同时,针对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做到认真研究,制定方案,迅速整改,不断推动财政工作再上台阶。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年全县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决心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强化责任担当,主动创新作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目标,为建设“富裕西平、平安西平、文明西平、美丽西平”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