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30日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委主任科员 刘琼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主任会议安排,10月23日,县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深入县科技局,对我县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听取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县围绕建设创新西平的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全面推动科技体制改革,加强产学研联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使科技创新工作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新兴产业逐步壮大,优秀人才不断聚集,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转化也实现了新突破,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调研中,我们感到全县科技创新工作近几年来有了较大进步,成绩值得肯定。同时,也明显体会到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科技创新意识较为淡薄。目前,全县科技创新思想认识整体不高,科技意识和创新观念较为淡薄,政策对引导全社会科技创新的力度还不够大,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成果的形成与成果转化等环节之间,尚未形成灵活有效的配套激励机制。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缺少长远战略眼光,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建立科技研发中心,缺乏技术依托,发展后劲不强,小富即安,怕冒风险,满足于引进现有技术项目,依靠规模扩张和价格竞争谋求发展,自主研发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较弱,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不多。部分企业仍然依靠拼资源、拼消耗和廉价劳动力等占有部分市场,企业缺乏创新内在动力。
三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较为滞后。近年来,我县不断完善人才管理机制,注重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提高。但是企业科技研发人员较少,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十分匮乏,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较少,远远不能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几点建议
为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真正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作用,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研组提出以下建议和意见。
(一)加大科技创新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开展丰富多采的科普活动等形式,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弘扬科学创新精神。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科技成果应用的鼓舞作用、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的示范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在全县大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浓厚氛围,形成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的合力。
(二)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工作环境。要完善对科技创新工作考核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扶持,确保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的增长速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速度。重视农业和卫生等社会事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增加农业和社会事业方面的科研经费。
(三)加强科技创新企业的培育力度。要认真落实各项科技政策,促进产学研相结合,集中力量扶持和培育具有较强行业代表性的企业,推动企业建立有利于持续创新的体制和机制,增强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政府的资源配置要更多地向创新型企业倾斜,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创建高新技术企业,承担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着力解决企业创业、发展融资困难的问题,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科技创新体系,有效推进我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四)要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对口联系,充分利用政策优势,为企业广纳科技人才。重视、关心科技人才的培养,调动科技人才创新的积极性,根据我县经济发展的特点,尽力保证研发项目经费,为科技人才展示才华提供良好的平台,不断壮大充实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提高全县的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