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开元 日期:2022-04-11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西平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评议方案》安排,县人大常委会评议县教育局工作调查组在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宇同志的带领下,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对县教育局的工作开展了评议调查。现将评议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评议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21年工作要点和2021年度县人大常委会工作评议实施方案安排,本评议调查组从去年10月份开始,采取听取汇报、走访座谈、个别谈话、查阅资料、实地察看、问卷测评等方式,对县教育局2020年以来工作情况开展评议调查。评议调查工作坚持实事、客观公正、讲效原则,实地深入县教育局、全县各乡镇的各级各类学校走访调研、听取工作情况汇报,与各级人大代表、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一线教职工及退休教师等座谈交流,共召开动员会1场、座谈会9场,发出问卷测评表4000多份,共收到书面意见、建议4大类,涉及问题30项。
县教育局对接受人大工作评议高度重视,认真对待,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迅速召开动员会,对接受评议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班子成员带队深入街道、社区、县直相关单位、全县各学校,广泛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党组及部门负责人会议,反馈征求意见情况,专题研究部署评议整改工作,认真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撰写自评报告、整改方案,明确整改重点、整改目标、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坚持问题导向,边评议边整改,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
二、对教育局工作评议的总体评价
近年来,我县教育局在依法治教、队伍建设、教学管理、设施改善和集团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教育系统庞大、历史欠账多、发展不平衡等,县教育局不断克服系列难题,推进了多项教育改革,主要工作有:
坚持依法治教,全面落实教育方针。近年来,县教育局认真贯彻实施《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教师法》、义务教育“双减”等政策法规,坚持依法治教,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改革与完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义务教育质量近几年都排在市前列。二是逐年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创建,加强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及教育信息化等建设。三是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将“双减”工作成效纳入学校义务教育质量目标管理体系。
突出工作重点,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一是不断深化高中招生改革。严格按照省、市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提高我县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二是完善弱势群体关爱助学机制。保障全县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加大对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扶持力度,按照“就近入学、统筹安排”原则,较好解决了新居民子女享受“同城待遇"。三是推进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建立新教师跟岗锻炼和示范学校选派教师支教工作制度;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同质教研、联片联考等活动、扩大城乡交流和合作。
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提升教育队伍素质。开展“爱岗敬业、铸造师魂”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动员教师积极参与各类全员培训。二是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2021年8月,西平县第一中学和西平县第三中学成立了西平一中教育集团,充分激发办学活力,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三是加强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各学校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
坚持和谐发展,优化教育教学环境。一是全力构筑校园平安防线。完善校园“三防”建设,深入创建“平安校园”;积极开展各类安全预案的演练,切实提高广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二是接受监督,认真做好人大建议案办理工作,把办理工作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坚持落实责任、合理分解、依法办理的原则,对每件建议案予以认真落实、回复,并注重办理实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教育系统内部加强自身建设和完善管理问题。一是全县的教育办学水平与群众的期待尚有较大差距,专项学科薄弱是县各学校的通病,学校普遍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培训进修少,先进教育理念及知识更新迭代速度很难达到教学任务要求水准。二是招生政策执行不严格,人籍分离、有人无籍、有籍无人现象依旧存在;每年招生季,秩序乱、风气差,择校问题,“学生贩子”贩卖城区学校入学就读名额,社会负面影响大,另外学生信息存在外泄,存在外县向本县优质生源掐尖,城区向乡镇优质生源掐尖,乡镇学校绝根断层招不到学生的现象。三是师德师风的加强,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教师评级晋级编制制度优化以及学校各项费用收取的公示等系统内部的问题也亟待行之有效的制度予以彻底解决。
安全问题仍是广大家长反馈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是食品安全问题。家长普遍反馈的郑航配餐的营养餐质量越来越差以及变相强制的营养奶问题,社会负面舆论一度在抖音等网络平台发酵扩散。二是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上下学时段,“护学岗”配备人员少,道路拥堵影响交通,存在安全隐患。
义务教育“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执行问题。一是校外教培机构和寄宿机构,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到位,惩处不到位,是造成区域性教育资源紧缺、城区大班额、安全问题频发的重大推手,解决刻不容缓。二是从众、攀比的择校风气,是家长对县教育质量的不信任,是校外非法寄宿学校泛滥的诱因,是校外培训机构滋生的源动力,是教育系统招生管理的不称职,需要教育系统自我完善及加强“双减”政策的宣传和落实。三是幼儿园越来越贵,各种班分等级,分层次,资本触手对幼儿教育的垄断严重阻碍教育公平,幼儿教育的监管和规范亟待加强。四是城区隐蔽的黑寄宿班,安全隐患大,一般分布在小区,扰乱小区生活秩序。五是
答题、点赞、投票进校园问题,增加老师额外工作量,家长抱怨多。
教育专项资金拨付以及使用问题。一是教育专项基础经费拨付不及时,各项基础工作开展受限。二是教育经费对乡村学校倾斜少,教育质量发展不平衡。三是有些学校各种垫付及其拖欠的外账影响教学环境,学校忙于奔波财政申请拨付、躲账,影响到学校老师的本职工作。
四、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古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之训,今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谈。这些,既说明教师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又说明教师工作光荣而神圣,同时也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县教育局要切实抓好四个方面的教育管理。一是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形成爱岗敬业的优良教风;二是加强业务技能教育,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提高骨干教师比例,想办法让外流的骨干教师返回西平,为西平百姓服务,要建立梯队力量,注重年轻团队建设;三是加强作风纪律教育,做到纪律严明、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四是加强校级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逐步改善和优化年龄结构、知识结构,打造一支年轻、敬业、实干、专业的学校管理者队伍。
进一步解决教育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全县办学水平。教育局要针对我县教育突出的招生、专项学科薄弱等问题,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根据西平本地教育的实际,扬长补缺,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拿出具体工作方案,真正做到留得住好学生,教得出优质生,逐步扭转滑坡局面。
进一步做好“双减”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宣传引导,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开展作业管理专项自查自纠活动,严格落实教师设计、批改作业的主体责任,积极探索和改革作业管理方式,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积极引导教育“双减”政策下社会风气,教育理念,获得家长们的认可、支持配合,真正让学生减负,让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进一步加强对教育资源的倾斜,确保保障教育资金的高效使用。一是增加教育公用经费投入,强化运行保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和各学段教育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投入只增不减。二是提高教育惠民政策标准,推进均衡发展。严格执行教育惠民政策,确保各类教育投入保障。三是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化监督管理。通过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等财政改革措施,强化支出管理责任,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有限的教育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切实提高校园安全水平。县教育局要针对学校周边交通秩序乱、治安环境差、餐饮食品经营混乱的问题,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整顿方案,协调有关部门开展一次集中清理整治活动,通过集中整治,理顺管理头绪,建立长效机制。同时,教育局要管理好统一配送营养餐和营养奶的问题,把群众反馈的问题公示在阳光之下,解决在阳光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