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
2016年10月28日,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上,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振良结合会议审议的工作,提出 以下几点要求:
一、关于西平县市政道路改扩建工程
市政道路的改扩建工程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保障道路畅通、缓解交通压力的民生工程。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要抓紧项目建设施工进度,把好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确保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要进一步完善资金使用监督保障机制,从源头规避各种风险,确保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安全,充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将这项民生工程落实好。
二、关于西平县2016年环境状况和环境目标完成情况
近年来,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改善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我县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环境监管、监测能力不足,环境保护宣传还不到位,环境污染重、生态受损大、环境风险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提高环境质量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和强烈愿望,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生态环境领域中突出的问题为重点,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密防控环境风险;要夯实环境科技基础,发展绿色环保产业;加强环境法治建设,严格执法监管,加大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力度,依靠县委强力推进五项重点工作的良好时机,打好攻坚战和持久战,不断补齐环保短板,为全面建成西平小康社会做出新贡献。
三、关于民办教育工作
近年来,县政府大力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在完善政策体系、理顺体制机制、营造公平环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投资办学,扩大了就业机会,满足了社会的教育需求,减轻了政府的教育投入压力,推动了和谐社会建设。但是,我县仍然存在部分民办学校发展无规划,规模小;教师待遇不高,师资力量薄弱;管理不到位,安全隐患大等问题。希望在下步工作中,县政府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策划,把民办教育的发展纳入政府抓教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定期检查工作;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校点,扩大办学规模,通过制定相应政策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办学;要研究解决民办幼教待遇偏低的问题,以稳定教师队伍;要加强对民办教育机构的监督管理和指导服务,规范管理、依法引导,排查安全隐患,确保教育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
四、关于反渎职侵权工作
县检察院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和“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主题,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着力查办和积极预防渎职侵权犯罪,促进了我县的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保障全县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今后的工作中,要协同司法机关和有关部门,加强反渎职侵权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国家工作人员对反渎职侵权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强化工作的社会效果;要建立各部门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机制,增强办案协作力度,提高办案工作效率;要健全和落实联席会议、信息交流、案件移送等制度,实现检察权与行政执法权的密切衔接和良性互动,形成工作整体合力;要更新执法理念,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反渎职侵权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保障我县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五、关于职业教育工作
职业教育是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实践的教育。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是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重大民生工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筹措资金收回职教中心,作为职业教育的主要阵地。目前我县职业教育水平有所提升,各项制度逐步完善,改革创新不断深化,保障条件明显改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日渐增强,为促进就业创业、保障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但是,我县当前的职业教育能力还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职业教育重要性认识仍然不足,职业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方面需求,经费稳步增长机制不够健全,专业教师力量薄弱,职业技能培训难以满足需求,乡镇职业教育缺少平台和资金。
县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和宣传,消除对职业教育的误区,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职业教育,尊重技能、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要准确定位,瞄准西平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需求,科学合理设置专业;要搭建平台,培养队伍,做到引进来、派出去,多渠道培养“双师型”职业教育人才;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做强公办,支持民办,加强校企合作,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尽快把职业教育打造成为服务西平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