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监督工作 > > 关于西平县2013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监督工作

关于西平县2013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作者:西平人大 日期:2015-11-12

 
—2014年9月12日在县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上
西平县审计局局长  张保华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本次常委会议报告西平县2013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审议。
         2013年度的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我们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注重反映预算执行中出现的突出性、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坚持从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和审计建议,促进制度完善、强化管理和深化改革,推动我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主要审计了县财政局、县地税局组织管理本级预算执行情况,部分县直预算执行单位、乡镇财政决算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对部分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调查。
  一、县级预算执行总体情况
  2013年县财政决算报表(草案)反映,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8447万元,为年度预算98793万元的109.8%,较上年完成数109198万元下降0.7%,减收751万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126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9.1%,较上年增长24.4%,增收10061万元。
  全县地方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40328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支出340419万元的99.9%,较上年完成数增长16.9%,增支49163万元。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259299万元,为年度支出调整预算的99.9%,同比增长18.4%。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7184万元,为年度预算51823万元的110.3%,较上年下降15.9 %,减收10812万元。
  基金预算支出完成81029万元,为调整预算支出81029万元的100%,较上年增长12.1%,增支8727万元,主要是上级追加支出而增支。
  (一)县2013年度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2013年1月,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6970万元(县本级27370万元),2013年度执行中,收入预算未作调整。
  2013年县财政决算报表反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际完成51263万元(县本级27994万元),为年度预算46970万元的109.1%(县本级102.3%),较上年同期增长24.4%,增收10061万元。其中:
  税收收入完成38857万元,为年度预算34339万元的113.2%,较上年同期增长27.2%,增收8319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5.8%。
  非税收入完成12406万元,为年度预算12571万元的98.7%,较上年同期增长16.3%,增收1742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4.2%。
  主要收入项目完成情况是:
  增值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企业所得税等五项主体税种完成26215万元,较上年增长36.8%,增收7054万元,占税收收入的67.5%。资源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烟叶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和契税等小税种完成12642万元,较上年增长11.1%,增收1265万元,占税收收入的32.5%。
  非税收入12406万元,其中:专项收入960万元,罚没收入1439万元,行政性收费收入5325万元,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 1773万元,其他收入2909万元。
  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县人代会批准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38711万元(县本级114579万元)。2013年度执行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为 259451万元(县本级233445万元),调增120740万元(县本级118866万元)。财政决算报表反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实际完成259299万元(县本级23329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4%,增支40259万元。
  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583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15%,增支5979万元。
  公共安全支出804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下降5.6%,减支476万元。
  教育支出5301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    20.7%,增支9101万元。
  科学技术支出234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17%,增支340万元。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71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5%,增支82万元。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15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28.7%,增支10056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3609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25.3%,增支7299万元。
  节能环保支出264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 %,较上年增长52%,增支125万元。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342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101.7%,增支1727万元。
  农林水事务支出 40902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17.3%,增支6034万元。
  交通运输支出5936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下降14.5%,减支1007万元。
  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45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   100%,较上年增长1.6%,减支7万元。
  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118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下降44.7%,减支957万元。
  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578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下降28%,减支225万元。
  住房保障支出10625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增长19%,增支1694万元。
  粮油物资管理等事务支出1034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208.7%,增支699万元。
  国债还本付息支出32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增长25.5%,增支65万元。
  3.当年收、支及结余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2013年度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1263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03817万元、债券转贷收入5308万元、上年结余574万元、调入资金10588万元,收入总计 271550万元。2013年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59299万元,加上解支出 7051万元 、政府债券还本支出5048万元,支出总计 271398 万元。收支相抵后,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年终滚存结余152万元,其中:结转下年项目支出8万元,当年净结余144万元,做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二)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度,县人代会批准县基金预算收入51823万元,年度执行中,基金预算收入未作调整,县财政决算报表反映,基金预算收入实际完成57184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0.3%,较上年同期下降15.9%,减收10812万元。
  县人代会批准2013年度县基金预算支出 51850万元,年度执行中,基金预算支出调整为81029万元。2013年县财政决算报表反映,基金预算支出实际完成81029万元,为年度调整预算的100%,较上年同期增长12.7%,增支8727万元。
  按现行财政体制算账,2013年度,基金预算收入完成57184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28430万元,收入合计85614万元。基金预算支出81029万元,调出资金4585万元,支出合计85614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无结余。
  (三)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收支情况
  2013年预算外财政决算报表反映,预算外财政专户收入2279万元,上年结余1009万元,收入合计3288万元;预算外财政专户支出2279万元,年终结余1009万元。
  二、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201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监督指导下,财税部门和有关预算执行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努力培植税源,强化收入征管,优化收支结构,不断加强和完善财政管理,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不利因素,使得全县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财政收支成效显著,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比较理想。
  在预算收入方面,加强收入征管,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首次突破5亿元,达到5.1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超额完成了预算确定增长14%的目标,为促进经济较快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同时,收入质量也进一步提高,税收收入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5.8%,较上年提高了1.7个百分点,完成了73.2%的目标,收入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在预算支出方面,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管理方式,支持项目建设,优化支出结构,保障改善民生。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突破25亿元,达到25.93亿元。当年各项预算支出中,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农林水等社会事业领域和解决民生保障支出19.9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6.8%,比上年增加1.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支出力度。
  从审计情况来看,2013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我县是农业大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缺少支柱型工业企业,税收增长潜力不大,来源于第二、第三产业的税收规模小,增长后劲不足。其次,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等各项财政支出刚性增长,收支矛盾突出,人均财力少,民生投入缺口大,公共服务水平低,县级财政仍然非常困难。再之,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科学性、规范性和透明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口径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审计过程中,县财政、税务及相关延伸单位提供的预算资料、会计资料和其他证明材料,基本真实地反映了预算执行情况,基本遵守了有关财经法规。但审计也发现一些问题,如预算编制不完整、部分专项资金存量偏大、无预算或超预算拨款、违规返还税收和出让金等,部分乡镇和预算执行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中仍存在违反财经纪律等方面的问题,应当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纠正。
  三、审计情况及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县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存在的主要问题
  1.2013年预算安排法定支出执行情况
  2013年1月,县人民政府向西平县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报告了2013年度法定支出及重点支出预算安排情况。2013年度财政安排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4579万元,较2012年度增长11.7%。2013年度预算安排教育支出23940万元,较2012年度增长6%;科技支出157万元,较2012年度增长18%;农林水事务支出11572万元,较2012年度增长8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2651万元,较2012年度增长58.6%;医疗卫生支出24315万元,较2012年度增长18.5%。  
  2013年度预算执行结果:教育支出 53014万元,为年预算的221.4%;科技支出2345万元,为年预算的1493%;农林水事务支出40902万元,为年预算的35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152万元,为年预算的138.2%;医疗卫生支出36093万元,为年预算的148.4%。除教育支出预算安排较低外,2013年预算安排及执行结果都超过了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符合法定要求。     
  2.预算编制不完整,临时预算追加较多
  2013年度,县本级公共财政年初预算只将上年结转结余资金、2013年度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以及上级提前告知的转移支付资金情况安排了支出。预算执行中,全年支出追加金额120588万元,占年初预算138711万元的86.9%,占决算支出259299万元的46.5%,临时预算追加较多。
  3.专项资金结存21715.33万元,存量偏大
  经审计,2013年度以前的部分财政投资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年终资金结存量偏大,未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其中:
  (1)农业股2012年以前年度结存专项资金1190.27万元,涉及未完工项目6个。
  (2)企业股2012年以前年度结存专项资金1751.38万元,涉及未完工项目8个。
  (3)行政政法股2011年以前年度结存“乡镇消防站建设资金” 10万元。
  (4)综合股以前年度结存专项资金16346.85万元。
  (5)经济建设股2012年以前年度结存专项资金2416.83万元。
  4.超预算拨款
  经审计,县财政2013年度向“县地税局”等非预算单位拨付财政资金1871.83万元,其中:
  (1)拨付“棠溪剑业有限公司”购宝剑款106.83万元。
  (2)拨付 “县国家税务局”征收经费354万元,拨付“县地方税务局” 征收经费816万元。
  (3)拨付“西平县电业公司”征地补偿费用595万元。
  5.违规返还税收3009.54万元
  2013年,县财政采取“先征后返”的方法,以“扶持资金”为名,先后向“西平县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返还税收3009.54万元。其中返还金额在200万元以上的企业6家,分别是:“驻马店市华港置业有限公司”3笔465.8万元。“安阳宸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笔332.1万元。“西平县美景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笔517.79万元。“西平县欧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笔222.8万元。“河南天禄置业有限公司”1笔333.4万元。“河南逸胜置业有限公司”1笔247万元。
  6.违规返还土地出让金11040.85万元
  2013年,县财政采取“先征后返”的方法,以“拆迁补偿款”为名,违规向“西平县锦华贸易公司”等企业返还土地出让金11040.85万元。其中返还数额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分别是:“漯河惠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笔3759.22万元。“安阳宸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笔791.91万元。“河南双建管桩有限公司”1笔1691.13万元。“西平县鸿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笔1017.68万元。“西平县昊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笔2000万元。
  7.违规融资、举债
  经审计,2013年度县财政存在违规融资、违规举债问题。其中:
  (1)以“西平县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融资主体, 以“西平县中医院”、“西平县市政工程公司”等为借款单位,向金融机构举借债务10000万元,所借资金为政府使用,主要用于支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款。
  (2)支付“西平县市政工程公司”等债务举借单位融资利息115.61万元。
  (3)向各融资有限公司拨付注册资本金10300万元。其中:拨付“县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800万元,拨付“西平县财信中小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 ,拨付“县融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柏国旧城改造公司” 等3家公司注册资本金3000万元,拨付“县柏国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金1500万元。
  (二)县地税局税收征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征收管理方面
  经审计抽查部分纳税企业的征管档案发现,2013年,县地税局在税收征管方面,存在对纳税企业和纳税人监管不严及漏征漏管现象。
   (1)部分纳税企业无征管档案,纳税档案不健全,有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现象。 
   (2)纳税企业存在纳税申报不实,未按规定的纳税期限如实申报缴纳税款。
   (3)年终完成任务后提前结账,缓征税款。
  2.少征漏征税款
    依据驻马店市审计局提供的联网审计系统数据与西平县地税征管系统数据对比发现,2013年地税系统存在少征漏征税款的问题:
   (1)未征收增值税附加税50915.56元
  2013年度,共计少征城建税25033.72元(其中:西平县权寨粮油购销有限公司14750元,西平金峰五金配件有限公司6500元,西平宋集粮油购销有限公司3000元)。
  少征教育费附加21681.84元(其中:西平宋集粮油购销有限公司9000元,西平县权寨粮油购销有限公司8850元,西平金峰五金配件有限公司3900元)。
  少征地方教育费附加4200元(属西平金峰五金配件有限公司)。
   (2)征收营业税未征收附加税65650.09元
  2013年在征收营业税时,少征城建税6000元,少征教育费附加3600元,少征地方教育费附加56050.09元(其中:安顺汽车运输有限公司17130元,恒丰物流有限公司33362.87元)。
  3.税收收入月征不平衡
  县地税局2013年入库税金月报表反映:2013年1-10月实现税收30158万元,平均月入库税金3015万元,2013年11月实现税收7526万元,2013年12月实现税收1860万元。从数据分析看,存在人为控制税收入库进度的现象。
  4.企业所得税征收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审计调查,2013年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国务院规定,自2002年起,实施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由地方和国家共享地方企业所得,两套系统并存带来的问题是税收管理权限不明,征管信息不能共享,双方不能完全掌握纳税企业已缴未缴税款情况,导致有税不征或部分纳税企业有漏税现象。如,抽查出山、师灵部分纳税企业以及抽查逸胜置业有限公司纳税情况,从地税征收系统看,2013年存在有漏征企业所得税现象,是否为国税系统征收,由于双方信息不能沟通,地税征管人员也不得而知,可能造成双方有税不征的现象。
  5.延伸抽查部分(十个)纳税企业(户)发现的问题
  通过查档案,实地查看发现,部分纳税企业未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应缴未缴税款19304.58元。县地税局征管档案中提供的纳税资料不完整,无企业会计资料、完税证等问题。其中:2013年,逸胜置业有限公司未向地税部门缴纳企业所得税;纵横物流有限公司未申报缴纳地方教育附加税15529.58元,档案中无完税证,无企业会计报表;西平鸿源船务有限公司应缴未缴地方教育附加税3775元;鲁洲生物有限公司有两个月未缴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情况,因未提供完税证,无计税依据,无法核实少缴税额情况。
  6.娱乐业纳税方面存在的问题
  审计发现,2013年当年共计征收娱乐业税款18197.55元,按行业营业税税率5%的倒推法计算,年营业额为363951元,日营业额不足千元(997元)。整个行业营业额明显过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
  7. 营业税收入中,建筑安装和房地产行业占比重较大
    从税收数据来看,2013年全县营业税收入总计15298万元,其中:建筑、安装业完成营业税收入4629万元,占比30.3%,房地产业完成营业税收入4539万元,占比29.7%,两行业营业税收入合计9168万元,占60%。说明营业税收入对建筑、安装、房地产业的依赖性过大,税源结构不尽合理。短期来看,房地产业的繁荣的确增加了税收,缓解了财政压力,但房地产行业受政策调控的影响较大,其增长存在不稳定性。建议应从改善和优化我县税源结构着手,优化工业结构,促进各类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以保障税源合理,税收持续、稳定增长。
  (三)县直部门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2014年,对县发改委、林业局、畜牧局、教体局、工信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6个县直预算执行单位2013年部门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主要情况是:
  1.“三公”经费支出规模仍然偏大
  2013年度,以上6个县直单位机关“三公”经费支出350万元(其中公务接待支出229万元,公务用车支出121万元)。各单位支出规模与往年相比虽然都有所下降,但通过加强支出管理,厉行节约等措施,仍有压缩空间。
  2.业务招待费超支
  2013年度,以上6个县直单位机关超支业务招待费152万元,各单位招待费支出比例都远超出1998年财政部规定比例2%的标准。
  3.超范围、超标准支出及滥发补助
  2013年度,计生委、工信局等4单位机关超范围、超标准支出及滥发补助21.8万元,其中:超范围、超标准支出5万元,滥发补助16.8万元。计生委下属单位滥发补助15.01万元。
  4.不合规票据入账,支出事项不完整
  2013年度,林业局、畜牧局等单位存在不合规票据入账、支出事项不完整问题,审计金额24.99万元。
  5.滞留专项资金
  2013年度,县畜牧局等单位滞留专项资金56.61万元。
  (四)乡镇财政决算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
  2014年,审计局对宋集乡、吕店乡、谭店乡、重渠乡、人和乡、五沟营镇、师灵镇7个乡镇2013年度财政决算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其所属的有关单位进行了延伸审计,主要情况是:
  1.“三公”经费支出情况
  2013年,7个乡镇政府机关“三公”经费支出281.1万元(其中公务接待支出142.86万元,公务用车支出138.24万元)。
  2.虚列一般预算支出
  2013年,有5个乡镇财政将当年应拨未拨财政预算资金转入“暂存款”科目挂账,虚列一般预算支出935.48万元。
  3.违规返还税收
  2013年,吕店、谭店、宋集、五沟营4个乡镇,以拨付“企业扶持资金”的名义,向所属企业返还税收936.5万元。
  4.无预算、超预算拨款
  2013年,有4个乡镇财政向地税所、派出所、国税所、信用社等非预算单位拨付经费21.4万元。
  5.支出结构不尽合理,业务招待费超支
  2013年,7个乡镇政府机关超支业务招待费122.63万元,计生办超支业务招待费71.65万元。业务招待费支出比例都远超出1998年财政部规定比例2%的标准。
  6.超限额支付现金
  2013年,有3乡镇政府机关超限额支付现金20.1万元。
  7.支出手续不完整及超范围、超标准支出
  2013年,部分乡、镇政府机关及计生办不同程度的存在支出手续不完整及超范围、超标准支出问题,审计核查51.74万元。其中:政府机关26.54万元,计生办25.2万元。
  8.滞留、坐支应缴预算收入
  经审计,五沟营镇计生办历年累计滞留、坐支应缴预算收入366.57万元,至2013年底仍未进行账务处理。
   (五)县本级财政存量资金专项审计情况
  经审计,至2013年底,县本级财政存量资金共计152312.33万元,包括3个部分:
  1.2012年及以前年度形成,截至2013年底仍未动用的财政存量资金73378.89万元。其中:预算净结余565.36万元,占0.77%;预算结转类资金561.33万元,占0.76%;财政专户结存资金72252.2万元,占98.47%。
  2.截至2013年底尚未执行的本年度预算39072.44万元。
  一是县本级财政尚未动用的预备费等91万元。二是10个县直预算单位,已安排的部门预算有2367.64万元尚未执行。三是
财政专户结存资金36613.8万元。 
  3.其他财政存量资金39861万元。其中:预算周转金165万元,虚列支出挂往来39696万元。
   (六)2011至2013年度涉企财政资金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1.资金拨付不及时
  2011至2013年底,县财政存在个别涉企项目资金年底未及时拨付、当年项目资金于次年度拨付的问题。其中,企业股2014年拨付2013年度项目款93万元。截止审计之日,经济建设股2013年度涉企项目资金366万元未拨付使用,涉及项目4个,企业4个。
  2.部分项目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
  此次审计,调查了2011年农村环境连片治理40.1万元项目、2011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200万元项目、2012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扩建340万元项目等7个项目,涉及的34 家项目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问题,尤其是养殖场企业、生产合作社企业、皮革有限公司等项目企业,账务不健全、片账甚至不建账现象较为突出。有的企业项目建设不设置专账,项目投资情况无法从账面查证。
  3.个别项目企业提供审计资料不完整
  在对西平县恒发造纸有限公司进行审计调查时,该企业对其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项目(项目资金1102.88万元), 提供不出相关项目申报资料和任何会计资料,只给审计组提供了“西平县恒发造纸有限公司2011年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使用情况”、“西平县恒发造纸有限公司关于账簿丢失的情况说明”两份材料。从材料内容表述反映:该单位财务核算制度、公司运营模式、公司存在方式、法定实收资本规模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注册公司条件、且公司已于2010年瘫痪不再经营、无办公场地和人员、已于两年前没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2010年发现会计资料遗失,公司已不具备法人资格。但2011年还能以西平县恒发造纸有限公司名义申报淘汰落后产能奖励资金项目,并获取财政资金1102.88万元。其申报信息材料的真实性的确存在质疑。但没有申报材料,无法了解申报内容,没有会计资料,无法了解资金具体使用情况,导致审计程序无法继续实施。
  四、关于2012年度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县政府对2012年度“同级审”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要求相关部门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责成各有关单位限期进行整改。
  (二)县财政局、地税局认真落实县政府的整改要求,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加强财政收支管理的相关制度。
  (三)针对2012年度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县人大组织审计、财政等部门,对落实整改情况进行了督查,各有关单位,能积极落实审计建议,采取得力措施进行了整改。在虚假发票列支、乱收费、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整改成效,“三公”经费支出明显下降,乱发奖金补贴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各单位普遍提高了执行财经纪律的自觉性。
  总体上讲,有关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积极采纳了审计意见,提高了依法理财水平,减少了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但彻底解决财政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制度和财经法规的不断完善,需要各部门的共同努力。
  五、加强财政及税收管理的建议
  (一)进一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逐步将政府全部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财政部门要研究细化公共财政预算和基金预算,加快推进社会保障预算,着手建立债务预算,清晰反映债务收入和支出。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强化预算约束力。
  (二)要注重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财政结余资金管理,建立定期清理机制,摸清底数,优化结构,合理有序消化已有财政存量资金,腾出资金投入到重点民生领域。
  (三)要进一步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一是突出对涉农、扶贫、社会保障等富民惠民、改善民生的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二是加大对重点项目的监管,坚持财政投资重点项目竣工决算审计制度。
  (四)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对违规担保、违规融资举债行为要坚决纠正。
  (五)加强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管理,特别是“三公”经费、福利费和会议费的支出管理,规范财务支出行为,不断提高其依法理财水平。
  (六)要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力度,对纳税企业开展经常性稽查,督促其按时、如实申报纳税。完善纳税管理制度,建立详尽的税源档案,随时了解税源增减变化,杜绝偷漏税款的发生,特别要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等重点税源税收的征管力度。
   (七)建议国税和地税部门加强信息沟通和共享,防止有税不征、少征、漏征现象的发生。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今后,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指导下,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提高审计质量,充分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为全县经济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更多热点图集

“宪”在行动 与“法”同行—— 权寨...[详情]

【要闻】赵乐际强调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详情]

【要闻】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