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财政局局长
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本人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作述职如下:
一、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年来,紧紧围绕全县重点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职能,深化财政改革与发展,积极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全力为支持发展、服务社会和改善民生聚好财、用好财、理好财,突出表现在:
1、全县财政收支实现新突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6991万元,为年预算的66.6%,较上年同期下降19.2%,减收18347万元(2014年1至11月份数字,下同)。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1761万元,为年预算的87.8%,较上年同期增长6.8%,增收3305万元(预计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可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20%)。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39572万元,为年预算的88.5%,较上年同期增长9.5%,增收3437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76.5%,较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非税收入完成12189万元,为年预算的85.5%,较上年同期下降1.1%,减收132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23.5%。
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5230万元,为年预算的44.5%,较上年同期下降46.2%,减收21652万元。
全县地方财政支出270127万元,为年预算的92.5%,较上年同期增长1%,增支2570万元。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2724万元,为年预算的99.4%,较上年同期增长10.1%,增支21391万元。
2、重点支出得到基本保障。2014年,县财政坚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充分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从紧安排预算,优化支出结构,科学调度资金,优先保证人员工资、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切实维护广大干部职工切身利益。认真落实提高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政策,2014年6月份提前拨付了应由2014年解决的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期间绩效工资差额2381万元;认真落实提高公务员津贴补贴和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政策工作,从2014年1月起全县县级公务员津贴补贴标准在原来人月均1000元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再增加300元,达到人月均1300元,事业单位同步相应提高绩效工资总额。兑现新增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标准今年共增资6000万元。抚恤社救、低保、养老、村干部补助、五保户供养等社会保障支出都按时足额发放,确保了工资性支出、正常运转、民生支出、各项重点建设和重大社会事业支出,维护了大局的稳定。
3、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深化财政改革,强化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节约财政资金效果明显。目前全县共完成实际采购金额89534万元,节约资金21001万元,节支率为19%,有效发挥了集中采购的规模优势,提高了采购资金使用效益。
2014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探索建立“评审为先”制度,即:在资金支付、政府采购、工程结算各环节中均实行“先评审,后办理”制度,使财政投资评审的职能得以加强和巩固,从而使财政投资评审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评审业务由原来单一的建筑工程预、决算审核,已拓展到现在的交通、县政、土地整理、园林、征地及拆迁补偿等多个领域。截至目前,送审项目资金量173940.27万元,审减20168.99万元,审减率16.77%。
国库支付中心共办理集中支付业务21841笔,支付金额116141.9万元,全县财政总支出270127万元,财政集中支付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42.9%。全面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实现公务卡制度改革的全覆盖。截止11月30日,我县已办理公务卡5750张,新增POS机数量80台。
4、财政管理进一步规范。西平县财政局从今年4月份开始在全局范围内启动OA办公自动化系统,推行无纸化网络办公。通过使用OA办公系统,让单位办公管理从流程申请到流程审批到流程办结,再到流程查询,全程跟踪记录,完全透明化管理。强化财政监督检查,积极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工作,特别是对重大项目资金支出、进度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跟踪问效,规范资金申报、拨付、使用等管理,督促项目单位加快进度,规范运作,确保资金发挥效益。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强化票据源头控制,加大了稽查力度,规范了非税收入管理。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全年审批资产购置事项630余笔,新增固定资产的预估价值7500余万元,处置了20家单位的360余项资产,涉及资产账面原值480余万元。
5、创优发展环境,提高服务能力。打造优质高效服务环境,汇编相关项目、政策,并送至企业,让企业了解相关政策及项目。认真落实财政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年为企业办理退税3809万元;加大融资平台建设,加大担保融资平台建设,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西平县财信中小企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2014年为我县中小企业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8850 万元,解除担保1000万元,已累计为我县中小企业担保贷款4.3亿元,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二、增强法制观念,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2014年,是实施六五普法的第四年,我们通过深入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加快推进我局行政执法责任体系建设,使全局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强化法制观念,规范行政行为,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环境,有力促进了财政各项工作的开展。
我局认真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科学理念,认真落实各项税收政策、积极参与财税改革、加强税政监督管理;强化法制观念,规范行政行为,使全局广大干部职工的依法行政观念和依法行政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财政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快推进了我局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建设。主要做法:
一是夯实工作基础,保障财政法制工作顺利开展。将依法行政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成立了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进行研究和布置,在全局上下广泛进行动员和宣传,营造了依法行政工作的良好氛围,实现“机构、人员、业务”三到位。制定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明确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对象、工作要求、步骤方法、组织领导与保障措施等内容,并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对工作规划不断进行调整或补充。同时,保障普法经费投入,有力的推进了依法理财和普法工作,保证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二是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法制教育。2014年组织干部职工进行了《纲要》、《会计法》、新预算法等各项业务培训10余次。组织全系统进行党纪、政纪、法规知识竞赛和法律、法规综合素质测试。不断提高了财政干部法制意识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加大财政法制宣传,利用各种载体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形成社会各界关心财政、宣传财政、支持财政的良好氛围。按照上级的要求和部署,我局今年安装了无纸化学习和考试系统,进行了网上学习和考试,学习率和考试良好率均为100﹪.
三是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推行阳光工作机制。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转变作风,建设“落实型”财政,强化工作落实的督查,围绕财政中心工作形成抓落实的合力。全面落实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时限管理制等制度。认真做好政务公开工作,拓宽了政务信息公开渠道,健全完善了信息公开工作机制,保证了政务信息能够全面、及时、准确公开。
四是执行人大决议,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贯彻执行宪法和《会计法》、《预算法》及《实施细则》等财政法律、法规,坚持做到年度预算编制、预算调整及年终决算按照法定程序,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严格执行经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财政预决算方案;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务委员会各项决议、决定,定期向县人大常委会和人大财经委员会报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县人大领导也经常挤出时间,亲临我局,听取财政工作情况汇报,帮助出注意、想办法,协调部门之间关系,解决财政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局机关专门成立了办理人大议案、建议领导小组,实行分级负责,及时、高效的地办理议案和建议。涉及需财政解决资金的建议,在政策和财力许可范围内,及时向政府建议予以解决;对一时不可能解决的,派专人向人大代表作耐心细致的解释,以求得理解和支持。今年共办理人大议案、建议29件,全部按时答复,并都征得了代表的同意。
三、高度重视学习,不断提升领导班子及财政干部素质和财政部门服务能力与水平
一年来,始终把学习作为自身建设的一件大事,把抓学习作为提高素质、推动工作的重要途径,要做真学、善学、勤学的模范,坚持政治理论、法律、经济、管理等方面知识与财政业务知识学习并重,努力做学习型干部,提高自身素质。
1、坚持做好政治学习。按照计划,先后学习了十八大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原经济区建设等,做好学习纪录,撰写学习心得。通过学习,认清了形势,明确了任务,进一步提高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了工作的前瞻性和统揽全局的能力。
2、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切实加强建设学习型机关的组织领导,以身作则,充分发挥在建设学习型机关中的表率作用;建立健全各项学习制度,加强督促检查,保证各种学习持之以恒。一年来,认真组织学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文明建设和专业技术知识,定期开展培训教育活动。目前,全局上下热爱学习、勤于思考、渴求新知的氛围日益浓厚。
以上报告,请各位主任、各位委员予以批评指正。